骨質疏鬆有救星 及早預防趁年輕

坊間對骨質疏鬆或存在不少誤解。例如此症聽起來就如長者才會患上的老人病,年輕人往往覺得與自己無關,可能到更年期過後才開始注重保養。而且很多人認為補鈣就是萬能鑰匙,忽略了維他命D和運動的重要性。其實骨質疏鬆是可以趁年輕時及早預防,以免確診患病,甚至骨頭脆弱而折斷時方後悔莫及。

骨質密度頂峰時開始保骨
維他命D和運動同樣重要

其實我們在30歲前已應開始注重保骨,因為此時人體的骨質密度達至頂峰,之後開始下降,到約50歲停經後流失情況加劇,更易患上骨質疏鬆1。荷爾蒙、運動量、維他命D及鈣質皆可影響骨質密度,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張偉成醫生以臨床經驗表示,缺乏維他命D會減弱鈣質吸收功能,而14至18歲青少年超過6成維他命D攝取不足,50歲過後比率更高達9成。盲目補鈣更增加患腎石和心臟病的風險1,因此病人除了避免吃過量鈣片之餘,亦要注意維他命D攝取,方可有效預防骨質疏鬆。

吸收維他命D主要來自曬太陽,但香港人攝取不足的比率相當高。有研究指骨質疏鬆病人根據世界衞生組織(WHO)每天吸收800IU維他命D的建議未必足夠,若可達3,000IU更佳 2。如病人驗血時發現補他命D嚴重不足,有需要可靠補充劑輔助。運動不足在香港亦十分常見,其實多做負重運動不但有助減慢骨質流失,而且可改善身體平衡,減少跌倒風險。負重運動指以雙腳支撐身體重量,如跑步、跳繩、太極等1,惟單車、游泳等由於雙腳不觸地面,非以雙腳承受身體重量,算不上負重運動。

及早檢查是否患病
藥物治療可對症下藥

若發現身高逐漸變矮,或是骨質疏鬆的先兆。張偉成醫生指出,坊間部分超聲波骨質密度測試只作篩查之用,結果未必準確,如有懷疑應尋求醫生意見,決定是否需要做DEXA雙能量X光檢查,若得分低於負2.5便確診骨質疏鬆1。如果已確診骨質疏鬆,就算靠補充鈣質、維他命D並多做運動,只能減緩情況惡化,無法扭轉劣勢,這時藥物治療十分重要。

最常見的口服藥物為7天或1個月服用一次的雙膦酸鹽1,然而服用3至5年後病人需要考慮停藥,因為髖部效能有機會減退。若繼續服藥,可能要承受藥物副作用1。此藥需空肚,配以一大杯清水站立服用,1小時後才可進食1,亦會加劇胃酸倒流情況,胃酸過多的病人未必適合。另一種常用藥物是仿保骨素針,它是一種生物製劑,有10年的安全認證3,能阻截骨質流失。治療半年1次,經由皮下注射,不用擔心服藥方法,較受病人推崇。對抗骨質疏鬆必須因應情況和急切性對症下藥,方讓病人得到適當而速效的治療。

Interviews_Image-01_20191204_HK-ZH

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張偉成醫生表示,不少人以為補鈣就是萬能鑰匙,而忽略維他命D及藥物治療的重要性。

Interviews_Image-02_20191204_HK-ZH

有研究指骨質疏鬆病人根據世界衞生組織(WHO)每天吸收800IU維他命D的建議未必足夠,若可達3,000IU更佳。

 

資訊由張偉成醫生提供

HK-02963-PRO-2019-Oct

最新專訪

參考資料:

1 Leung KS, Yuen WF, et al. Hong Kong Med J. Epub 2017 May 5. Doi: 10.12809/hkmj166214

2 Cosman F, et al.;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. Osteoporos Int. 2014;25:2359-2381

3 Sennerby, Ulf, et al. "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isk of hip fracture." Jama 302.15 (2009): 1666-1673.

4 Luo, Yan, et al. "Risk of post-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e-exis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ho are undergoing hip fracture surgery."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 45.12 (2021): 3045-3053.

5 Anagnostis, P., et al. Atherosclerosis and osteoporosis age-dependent degenerative processes or related entities.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 (2009) 197-207.

6 Carpintero P et al. World J Orthop. 2014_5_402-41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