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(IOF)資料顯示,全球每三名女士就有一人因骨質疏鬆而導致骨折 。此情況在香港也絕不罕見,約一半更年期後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 。有些老友記可能都知道骨質疏鬆會導致骨折,卻以為是變老的必經階段,更不清楚原來骨質疏鬆也有治療方法。
一般來說,骨骼的骨質密度於我們30歲前達至頂峰 ,之後慢慢下降。加上很多都市人缺乏負重運動和少曬太陽,飲食又偏向高蛋白質和鹽分,鈣質攝取卻未必足夠成年人每天1000至1200毫克的世衞建議3。華人社會未必太多人有喝牛奶吃芝士的習慣,豆奶和豆腐也是不俗的選擇。隨着人口老化,高齡人口增加亦令患病比率相應提升。骨科專科官東樑醫生臨床上留意到,長者發生脆性骨折的個案一年逾數百宗,且數字有上升趨勢,必須正視問題。
根據世衞指引,如果經DEXA骨質密度檢查後發現T值對比同性別同種族的年輕人分數低於負2.5,即屬骨質疏鬆3。臨床上若已發生脆性骨折,醫生亦有機會診斷病人患有骨質疏鬆。最理想的是在骨折發生前就發現問題並及早處理,讓病人免受骨折之苦達到防患於未然。然而脆性骨折往往防不勝防,除了站立水平跌倒外,不少個案更是刷牙時向前彎腰、做家務時轉身、打噴嚏等平常不過的動作所引發 。這時病人可能感到突然的腰骨痛,必須及早求醫。
官東樑醫生以臨床經驗解釋,一般來說病人T值低至負2.5已經要考慮治療方案3。有些病人受其他慢性病影響或需長期服用類固醇等藥物,可能增加骨質疏鬆嚴重程度。他遇過一位罹患腎病的60歲女士,T值更接近負4,經X光檢查發現主要骨骼部位變得相當薄弱。除了處方鈣片和維他命D補充劑外,應當開展骨質疏鬆藥物治療,同時叮囑病人多曬太陽和做負重運動,多管齊下強化骨骼避免骨折。
骨骼的新陳代謝由「蝕骨細胞(osteoclast)」及「造骨細胞(osteoblast)」調控平衡。前者會對骨頭進行溶蝕作用並將陳舊老化的骨頭代謝排出;後者負責骨基質的合成分泌,形成新的骨質。關於藥物治療,抗蝕骨類藥物可減慢骨質流失,有口服和針劑選項3。如果病人本身腸胃不佳或藥物依從性較低,或較適合使用針劑藥物。針對T值嚴重偏低或曾發生脆性骨折的嚴重骨質疏鬆個案,醫生可能建議病人使用增強造骨作用的藥物,希望在短時間內提升骨質密度3, 。
骨科專科官東樑醫生分享,使用公園簡單的建身設備及按身體情況使用較輕的啞鈴,可強化手腕、髖部等位置的骨質密度。
除了跌倒等家居意外,老友記在家中做家務難免要彎腰轉身,骨質密度太低的話也有機會發生脆性骨折。
參考資料:
1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- About Osteoporosis. Available at: patients/about-osteoporosis. Accessed: Nov-2023
2 For women aged 65 and over: 45% is osteoporosis, 42% is osteopenia (low bone mass). For men aged 65 and over: 13% is osteoporosis, 47% is osteopenia, Jockey Club Centre for Osteoporosis Care and Control,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, 2004.
3 Cosman F, et al.;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. Osteoporos Int. 2014;25:2359-2381
4 Alexandru D, So W. Perm J. 2012_16 46-51
5 Lewiecki, E. Michael, et al: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34.3 (2019): 419-42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