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防膝關節退化 跌倒斷骨太可怕
Banner

膝關節發炎退化讓眾多老友記苦不堪言。隨年紀漸長,關節液分泌減少,膝關節經過日積月累的磨蝕,容易令軟骨退化變薄,年紀大、女性、肥胖或職業性勞損人士尤其高危 。不少病友經常將膝關節退化與骨質疏鬆混淆,其實兩種病症同時夾擊,可引致嚴重後果。

關節退化不止疼痛 跌倒風險遞增

骨科專科鍾廣賢醫生表示,退化性膝關節疼痛在上下樓梯、過量運動時特別明顯1,病友往往等到痛症影響日常生活才求醫,嚴重個案甚至會出現膝內翻O型腳、膝外翻X型腳、雙腳無法屈曲或伸直等問題1。萬一同時患有骨質疏鬆,骨折的計時炸彈隨時引爆。部分病友因為疼痛而減少活動,久而久之肌力減少引發少肌症。此外,退化膝關節內的游離體有機會卡住關節,使走路時關節突然無法動彈或因突如其來的痛楚而失平衡跌倒。

骨質疏鬆則毫無病徵 ,病友哪怕在站立水平跌倒,也可能引起骨折,當中以手腕、腰椎及髖部骨折比較常見2。骨折帶來無比痛楚,嚴重情況或要安排手術治療,以減痛同時大大縮短臥床時間,以免衍生壓瘡、肺炎等致命併發症 。有研究指出,經歷過髖部骨折的病友一年內死亡率攀升約20%3,此外五成嚴重膝關節炎病友同時患有骨質疏鬆,而女性與男性患骨質疏鬆比率分別約為53%及7% ,鍾廣賢醫生提醒要定期檢查骨質密度,一旦出現骨質疏鬆亦能及早診斷。

紓緩退化不適 也要關注骨骼健康

遇上紅腫發熱的急性膝關節炎時,不妨使用冰敷減輕症狀;慢性或輕微的疼痛則可選擇暖敷方法。另外醫生會按情況處方止痛藥、物理治療、減重運動和輔助工具來改善痛症,部分病友需要接受手術,例如以內視鏡移除游離體、脛骨高位截骨手術、膝關節置換術等等。病友日常可多做低強度伸展及阻力訓練,避免劇烈運動之餘又可紓緩關節疼痛1

至於預防骨質疏鬆帶來嚴重骨折,藥物治療的配合十分重要。藥物一般分為口服與針劑藥物,部分可減少骨質流失,部分則可增加造骨,亦可選擇同時具備減慢流失及促進造骨雙重效果的生物製劑,每月注射一次 。使用造骨類藥物一至兩年後,可考慮轉用其他減慢流失類藥物5。日常生活上緊記多吃奶類和豆類製品攝取鈣質、適當曬太陽讓身體製造維他命D,皆有助強化骨骼以減低因膝關節退化而跌倒的骨折危機2

膝關節發炎退化十分常見,骨科專科鍾廣賢醫生以臨床經驗憶述,因疼痛問題而求醫病友當中最年輕的只有四十多歲。

部分膝關節退化病友以為減少活動就沒問題,其實反會令肌肉流失而增加跌倒風險,一旦同時患有骨質疏鬆後果可大可小。

資訊由鍾廣賢醫生提供及安進香港支持

HK-06304-EVE-2021-May

Date of Approval: Jul 2021

最新專訪

參考資料

1 Cosman F, et al.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. Osteoporos Int 2014;25:2359–81.

2 Alexandru D, So W. Perm J 2012;16:46–51.

3 Carpintero P, et al. World J Orthop 2014;5:402–11.

4 Leung KS, et al. Hong Kong Med J. Epub 2017 May 5. Doi: 10.12809/hkmj166214